陕西发现一石碑,碑上书法自带“美颜”效果,网友:比田楷都好看

  发布时间:2024-06-29 18:48:2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成都茶馆地址-成都高端品茶-成都高端喝茶。

书法有“五体”之分,美颜而楷书是陕西石碑书法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唐代开始,发现它就被定为官方通用字体,碑上比田不论撰写文书、自带敕令还是效果科举取士,都要求能写一手精妙的网友正楷。宋代以来书家都以正书作为基础,楷都进而再去练习行书、美颜草书等。陕西石碑书法



“宋四家”之一苏轼曾说:“真生行,发现行生草。碑上比田真如立,自带行草如行如走;未有未能行立,效果而能走者也。网友”在他看来,楷书好比站立,行、草如同走、跑,只有楷书基础打牢固了,才能在其他字体上有所发挥。



很多书友在学习楷书时会面临如何选帖、以谁为师等问题,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唐楷名家和以田蕴章、田英章兄弟为代表的“田楷”,是多数人的选择。不过我们要知道,“田楷”以“欧楷”为根基,而欧、颜、柳三家又是在南北朝、隋代楷书基础上形成了个人风格。



我们在学习田楷和唐楷时,很容易陷入呆板僵滞的境地,把楷书写成“美术字”或“印刷体”,而且想要纠正非常难。如果要克服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临摹唐代以前的楷书,从中领略其笔法变化。



隋代统一天下后,书法也实现了“合流”,南北方楷书风格熔于一炉,诞生了不少佳作,其中最经典的一件当属《董美人墓志》了。它是隋文帝杨坚之子、蜀王杨秀王妃的墓志。由于是皇家墓志,此碑由顶级书家和刻工共同完成,被誉为“隋楷之冠”,堪称楷书中的“盛世美颜”。



《董美人墓志》立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志长、宽均为52厘米,共21行、满行23字,单字大小约4厘米。清嘉庆年间出土于陕西咸阳,一经出土便被金石学家奉为至宝,康有为盛赞“而笔法精绝,如有妙理,北碑实少此种。惟《美人董氏志》,娟娟静好略近之。”



此作起笔时而尖锋直入,时而藏锋逆入,落笔后笔尖衄挫、调锋、蓄力、回弹,处理得极为精到,笔画遒劲多姿,提按、轻重、虚实对比明显。楷书中略带几分行书笔意,转折处方圆兼施,切笔、收笔扎实稳健。



《董美人墓志》清劲潇洒,结字舒展、四面开张,中宫紧凑而不逼仄,左右部分高低错落,能看得出褚遂良、欧阳询用笔之先河。《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评价它:“惟文体婉妙,是陈隋间手笔,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虞伯仲,可宝也。”这件作品是我们练习楷书,提高用笔技巧的上佳字帖,有网友看后直呼“这字比田楷更好看”。

  • Tag:

相关文章

  • 荒谬的言论!声称中国绝大多数富豪是通过侵吞国家资产而暴富!

    居然存在着这样一种荒谬的言论,声称中国绝大多数富豪是通过侵吞国家资产而暴富。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不仅是对无数奋斗者的污蔑,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诋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2024-06-29
  • 三大引擎构成新的中国故事

      图: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与会嘉宾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大公报记者何玫摄  3月2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
    2024-06-29
  • 就地取材/垃圾“重生”变宝 打造循环花园

      漫步在东屿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巧思。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东屿岛上低碳景观遍地开花,循环花园、乡野花园、亚洲论坛广场等的改造,都让每一滴水、每一块石头各得其所。  “别看这里
    2024-06-29
  • 三大引擎构成新的中国故事

      图: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与会嘉宾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大公报记者何玫摄  3月2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
    2024-06-29
  • 世界首份月背样品1935.3克 预计半年后开放申请

      【大公报讯】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球背面样品,共有1935.3克。国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向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飙移交
    2024-06-29
  • “绿”意随处见 博鳌小镇藏“零碳密码”

      图: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场附近,与零碳生活相关的元素随处可见。 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吹风就能发电的“花”,懂得“呼吸”的幕墙,无处不在的光伏板……在运行管理中心46.8平方米弧形大屏整体指挥下
    2024-06-29

最新评论